close

斷背山。
層層疊起的情緒,無可名狀的沉重。

這是電影所給我的感覺。


說實話,這部片是我有始以來第一次,在看完之後最短時間內,又想再看一次的電影。因為每段情節都很細膩,更有著多樣貌的涵意。

更不用說劇情的鋪排和演員的互動。

當然,這部帶有些許爭議性話題的電影,一定也會有人不喜愛。
正如同劇中角色所面臨且接受的壓力同樣,在那個時代,或現在的時代。
依然存在著。


我不會說什麼評論或感想心得,畢竟在這一片沸沸揚揚的李安狂熱中。
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人發表及討論,坦白說就是該聊該說的也夠了

重點是,這部片給我的感覺,很像之前發過的「感動的聲音」這篇文章裡的形容。
一直到電影片尾,那層層疊起的情緒,到最後一波波猶如擊鼓鳴冤般。

漸漸地在心中敲擊,迴蕩

越敲越響,越擊越重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同志片。
但大多數的人都認同,「這是一部愛情片。」
或者應該說,「這不只是一部同志的愛情片。」

「無法改變現狀,就只能默默忍受。」
我想在很多接受考驗的愛情都會有這種無奈及無力感。
不僅僅是性別上才會有的問題。

令我感到有趣的是,戲中演員希斯萊傑在接下這部片前說的。
「那些異性戀的愛情故事太多了,毫無神秘之處,所有層面都有人敘述過。」

而李安自己也說,他喜歡拍攝敘述矛盾的作品,因為在掙扎之中更能看見人性。
看清人際關係的複雜,明白自己的處境,衝突與強烈的種種對比,這類題材如同金礦。

而戲中的女演員,也擺脫了以前常扮演的喜劇片角色,非常成功地刻劃了此片中人物的個性的情境轉折,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如果你是用去看商業特效片的心態去觀賞這部電影,那肯定看不到任何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喜愛這部片,和認為不以為然的原因。


寫了這麼多,其實也沒寫到什麼劇情或心得。
還是那句:「已經有太多人評論和探討了。」

最後不得不提起本片的配樂,如果沒有這配樂。
那斷背山就少了那麼一份觸人心弦的味道。

現在網誌上我增加播放的音樂,就是斷背山的主題音樂。
這旋律幾乎貫穿了整部片。


關於這首配樂,在電影原聲帶中,總共有四種版本。

第一種是Opening,只有一分三十一秒,所以我用第二種就是網誌上播放的,而這四個版本其實都大同小異。只是多了些前奏和混音不同之類的,前兩個版本幾乎什麼都沒有添加。

就只有純粹地簡簡單單,平淡而含蓄的回憶步調。
我非常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失去夜的那一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