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大夥一起去釣魚、飆腳踏車;四處吃野果、打架;不到天黑不回家、不乖被老師打……的種種,你記得多少? 」
「童年往事,你有多久沒回味了?在這追求功利的年代,你能保有幾分童年的純真?又是否在乎、珍惜腳下的這塊土地?」
我一直覺得,童年這回事就和青春一樣,總是讓人在長大之後才會想補捉它曾經留下來的痕跡,或者說,是一種紀錄。
當我們長大之後,很多事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為所欲為,或肆無忌憚,連「嘻鬧玩耍」這種事,也都顯得有些奢侈。
因為當初可能什麼都不懂,所以什麼都敢做。
只是一但懂得越多,發現自己什麼都越不敢嘗試。
長大之後的我們,總是刻意,或不經意地給自己戴上了一個叫作「虛偽」的面具。
然後我們只能從回憶,或是像這樣的書籍、電影之類,從中試著找到一點點認同。
最後丟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藉口:「其實我也有過那種生活。」
這本書我並沒有買,但一直很想看,只有以前在書店時翻閱了一下。
幾年過後,想起了這本書,發現已經出到了第五集,而且似乎還會一直有著續集。
原來童年和青春一樣,是一篇怎麼寫都寫不完的故事。
越陷入其中,更是意猶未盡。
我是一個在都市出生的小孩,也許看完這本書後,可能會發現,其實我們以前的那段童年,不應該只有電動玩具和電視節目這種東西。
就像這本書裡面所描述的,和死黨們在一起奮力燃燒著青春。
不會去忌憚事情的後果,而是去享受「快樂」的那一刻。
當然,還有更加貼近大自然。
甚至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這個世界裡更多更多好玩、有趣的新鮮體驗。
我想起小時候,有時全家會到郊外的某個溪邊遊玩。
那條溪水的下游有著一頭老牛,常在那泡著澡。
當我們涉溪玩水的時候,水底下可能還會突然冒出一陣黃澄澄如同煙霧般的玩意。
那就代表有人踩到了牛大便,但不會感到氣惱,也不會感到丟臉。
因為溪流的速度很快就沖淡掉這一切。
然後總是只聽得見歡笑聲。
不然就是將臉探進水裡,拿著一個簡陋地小網子,試著補撈一些小魚小蝦。
尤其剛抓到的那種小蝦,直接把蝦頭扭掉,剝殼生吃的滋味相當甘甜。
我也去過所謂的「鄉下」,因為我老媽的娘家在台南。
很久以前那裡還沒有什麼柏油路,到處都是充滿泥濘的土地。
路旁隨處可見一大片的稻田,路上常會看到牛車緩緩地經過身邊。
叫人起床的不是電子鬧鐘,而是一陣陣此起彼落,響亮的雞啼。
聽不見大馬路上的汽車引擎聲,更沒有任何吵雜的人群聲。
不過,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
就像是好看的「愛情小說」總是特別暢銷的原因,因為大部份的人都渴望有著如同小說內容般那種浪漫卻又不那麼現實的一段愛情,在內心裡總是追求著一種永恆與美麗的想像。
這本書也是如此,我想從閱讀中,去發倔出可能存在著自己童年有過的記憶。
更可以去瞭解到原來童年生活還可以過得那麼多采多姿。
好像邊閱讀著,邊品嚐著童年往事的感覺。
帶著一些些感傷與歡笑的調味料。
那是種享受,享受純真與喜悅的滋味。
延伸閱讀─【我的童年,我的夢】
【寫在2005.11.12】
個人碎碎念
能寫作就不忙著說話,十指敲擊著鍵盤
聽著文思泉湧般地聲音,回味過往一切種種記憶
生命,就該浪費在自己的創作中...
- Nov 13 Sun 2005 05:33
「閱讀」猴死囝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